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资料

控糖生活 饮食有道丨我院为您推荐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

来源:管理员时间:2024-08-30

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石,对于糖友来说,不必做苦行僧,只需遵循科学的饮食习惯,也能享受美食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《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(2023年版)》为您提供了详尽的饮食指导,助您吃得健康,血糖更稳定。

1、食物多样,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

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,合理膳食应在平衡膳食基础上,以控制血糖为目标,调整优化食物种类和重量,满足自身健康需要。

食物多样性,每天食物12种以上,每周食物25种以上;主食要定量,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、各种豆类为主,餐餐都应有蔬菜,每天应达500g,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;水果要限量;天天有奶类和大豆,常吃鱼、禽,适量蛋和畜肉,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;减少肥肉摄入,少吃烟熏、烘烤、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,控制盐、糖和油的使用量。

2、能量适宜,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 

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重把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,提高机体免疫力,降低疾病的发生、发展风险。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(BMI)应保持在18.5~23.9kg/m2之间,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重。肥胖患者减重后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、改善血糖控制,减重3%~5%,即能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健康获益。 

建议超重肥胖患者按照每个月减少1~2kg的速度,3~6 个月减少体重5%~10%。合并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,应在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,通过增加膳食能量、蛋白质的供给,结合抗阻运动来增加体重,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。老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肌肉衰减并保持健康体重。 

3、主食定量,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 

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,是关乎餐后血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,但糖友不能不吃主食,把握好量和质是关键。

1)数量:糖友每天摄入5-6两主食即可(这是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糖友的摄入情况,如果体力劳动高则需要加量)。

2)质量: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(GI)食物。GI指数低的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,吸收率低,葡萄糖释放慢,对血糖影响小。

3)规律进食,改变进餐顺序,主食最后吃:进餐时先吃菜,最后吃主食,有利于血糖控制。

4、积极运动,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

运动可以消耗能量,抗阻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,增加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(GLUT-4)的数量,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,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,平稳血糖。 

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,每周至少5天,每次30~45分钟,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%以上,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。

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、骑车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慢跑、游泳等。如无禁忌,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,如哑铃、俯卧撑、器械类运动等,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。

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,避免低血糖。培养运动意识和习惯,有计划地循序渐进,逐渐增加和达到目标运动量。

5、清淡饮食,限制饮酒,预防和延缓并发症

培养清淡口味,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g以内,少吃动物脂肪,适当控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,预防血脂异常。

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。同时,注意限制酱油、鸡精、味精、咸菜、咸肉、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和食物的使用。 

足量饮用白水,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,不喝含糖饮料。不饮酒或严格限酒。

6、食养有道,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

中医食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本指导,以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以及食药物质,通过“扶正”与“纠偏”,使人体达到“阴平阳秘”的健康状态。坚持辨证施膳的原则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制宜。 

7、规律进餐,合理加餐,促进餐后血糖稳定

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,定时定量进餐,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。不暴饮暴食,不随意进食零食、饮料,吃饭宜细嚼慢咽,形成良好饮食习惯。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餐,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。

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,也可适当安排加餐或零食,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,增加能量摄入,增加体重。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,进行血糖监测。

8、自我管理,定期营养咨询,提高血糖控制能力

有效管理和控制血糖平稳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。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、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,包括膳食调理、规律运动、监测血糖、遵医嘱用药、胰岛素注射技术,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。 

应建立与临床经验丰富的营养师等营养指导人员、医师团队的咨询和随访服务关系,主动进行定期的咨询,接受个性化营养教育、膳食指导,以促进技能获取和营养治疗方案有效实施,进而改善自我健康状况和临床治疗结果。

( 供稿:临床营养科王青青  审核:王本鹏 )

枣庄市立医院 ©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84号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龙头中路41号(医院本部)、枣庄市新城武夷山北路(新城分院)
电话:0632-3318934(医院本部)、0632-8076677(新城分院)
你是我们的第5691635位访客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1016号
技术支持: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